1.浮游动物与海洋生态系统之间是什么联系?

2.种了核桃树有松鼠怎么办

3.哪种鸟不是益鸟?

4.老师要求我们从一些小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一种东西,谁能帮帮我.(自己发明)

5.为什么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食物相克百度百科_50种食物恋

10种自然界中最辛苦勤劳的动物包括:兔子、蚯蚓、鼩、北极燕鸥、蜂鸟、海狸、狮子、蜜蜂、蚂蚁、哈鱼。

1、兔子:

当你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快速繁殖对于你这种物种来说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兔子们在繁衍后代方面是一点也不偷懒的,一只雌兔一年能产7次,每次能产子4-6只。如果你计算一下,那就是相当庞大的数量了。兔子产子太多,在某些地区对环境造成了危害。

比如,在澳大利亚,兔子不是土生土长的动物,当猎人在那片土地上放养兔子的时候,它们快速繁衍,在100年的时间内,就产生了600,000只兔子。但是,兔子的这种勤劳,人们也许并没有注意到。

2、蚯蚓:

蚯蚓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是真正的可以移动地球的动物。这些无腿无脊椎的动物在地下打隧道,吞下矿物质、腐败植物和动物尸体。

最后的产出物是囤积在地球表面的富有营养的土层。一只健康的蚯蚓每年能翻转一英亩中的20-40吨泥土。从这方面来看,蚯蚓的行动并不慢。

3、鼩:

鼩是一种外型像老鼠以吃昆虫为生的哺乳动物,它们的食物是蠕虫、蜗牛、以及其他小动物。它们快速的新陈代谢让人难以置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搜寻着食物。

为了维持快速的新陈代谢,鼩几乎没有停止过工作。他们每天需要消耗相当于自己体重的2-3倍的食物来维持生存。这样想来,如果你在饿了几小时以后就会死掉,也不得不努力工作去搜寻食物了。

4、北极燕鸥:

迁徙通常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但是北极燕鸥却是鸟类中是迁徙距离最长的。每次从南极迁徙的旅程一共要花掉90天,飞过22000英里。

除了在繁殖季节,这种鸟在迁徙过程经过的海面几乎是看不见陆地的。理论上,一只北极燕鸥可以活到30岁,那么在它们的一生中将飞过650000英里。

5、蜂鸟:

和其他鸟类一样,蜂鸟需要拍打翅膀才能飞起来,但是他们微小的翅膀使他们工作起来比其他鸟类要辛苦得多。令人惊奇的是,红宝石喉蜂鸟(ruby-throated hummingbird )和红褐色蜂鸟(rufous hummingbirds)在进食的时候翅膀每秒钟拍打40-50次。

有些种类的蜂鸟拍打次数比这还多。紫晶林星蜂鸟(amethyst woodstar hummingbird)每秒钟能拍打80次!蜂鸟的心脏工作起来也是很辛苦的,蓝喉蜂鸟(blue-throated hummingbird)的心脏每分钟被记录的是跳动1260次。

6、海狸:

从体重上来说,海狸比其他动物更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存环境。只有人类比他们更有能力改变环境。平均只有40磅的海狸能砍伐数层楼高的树木,它们用砍伐下来的树木做房子和截住溪流当水坝。

同样地,想象相似大小的哺乳动物,比如你的宠物狗,完成如此壮举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这种大型啮齿类动物被认为是“辛苦繁忙”的原因。

7、狮子:

在狮子的世界中,雌性是最繁忙的。捕食主要由雌狮负责,它们不仅为配偶寻找食物,还要承担所有抚养幼狮的工作。

在捕食时,狮子们相互协作,能够捕捉到体型数倍于它们的动物,比如水牛、巨羚羊,甚至大象和长颈鹿。雄狮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和进食,不过它们的主要任务是防御,保护配偶和幼狮不受鬣狗和其他雄狮的伤害。

8、蜜蜂:

任何人看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努力蜜的蜜蜂,都会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动物。蜜蜂必须辛勤劳动,因为花蜜中相当一部分物质都是水:一只蜜蜂每天工作10小时,也需要6天的时间才能集到足够的花蜜,酿造出极少量的蜂蜜。

在蜜蜂群体中,并不是只有工蜂繁忙。一只蜂王每天产卵的数量居然多达1500枚。唯一的例外是雄蜂,他们不必像工蜂那些辛劳,只需要等待机会与蜂王交配。

9、蚂蚁: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蚂蚁,它们的食物也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蚂蚁是食肉动物,它们可以打败一些昆虫或动物,并以其为食。其他蚂蚁则通过收集植物并将收集到的储存在它们的地下仓库里,甚至一些蚂蚁还会进行养殖,它们收集树叶来培养真菌以供食用。

不管是哪一种蚂蚁,它们都强壮得超出我们的想象。它们可以举起超过它们自身体重10~50倍的东西。就是靠着这种力量,它们得以搬运食物并抵御外敌。

10、哈鱼:

成年哈鱼(salmon)都生活中海洋中,但它们确是在淡水河流中被孵化出来。每年秋天,成年哈鱼就会回游到他们自己被孵化出来的地方产卵。

它们回游过程非常艰辛,首先必须克服流水强有力的冲击,还得躲开那些饥饿的在河里觅食的熊,有时它们还必须通过跳跃来通过瀑布。

对大鳞哈鱼(Pacific salmon)而言,这是一次单向的旅程。它们沿河流上游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流水抗争,在产卵之后,精疲力竭的它们就很快死去了。

浮游动物与海洋生态系统之间是什么联系?

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于1983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开创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6年来,其发展更为迅速,超出人们预料。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和种植面积达2780万公顷,1999年增至3990万公顷,增长44%。1995-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销售额由0.75亿美元猛增至12-15亿美元。4年间增加了20倍。迄今,美国已批准50种转基因植物产品商业化,1/4的耕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占美国大豆总面积的55%,转基因玉米占总面积的30%。美国市场上已有近4000种食品来自转基因化生物。据国际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转基因食物的种植面积将增至6000万公顷,市场总收入将达到3万亿美元,其收入将达到1200亿美元。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转基因食品的新时代已经到来。随着GMO的发展,近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一场转基因生物、食品安全性的争论。支持和反对两派争锋相对,势不两立。为此,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成为历次缔约国大会、国际和区域性组织、民间团体等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就有关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检测和评价研究综述如下。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GMO系一种或几种植物或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植入某一种生物,从而表现出本身自然不能拥有的由转入基因带来的新特性,达到改善其产品的品质、提高营养成份、增加其抗病、虫、害、增加产量、抗逆转、延长货架期等。转基因食品(Gene Food)系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为人类所食用的产品。转基因食品是一项新技术。

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主要不足

(1),不精确的技术:基因技术将一异源基因从一生物转入另一生物,虽然其DNA可以精确地切割,但不能将新基因准确地植入另一生物中,从而影响这一生物其它基因的基本功能。科学家无法预见植物基因化后产生新的,未知的蛋白质,也不能完全准确的预见对受体影响的结果表现为不成熟性。

(2),副作用:基因技术像外科医生动心脏手术一样,科学家不能完全、预先知道对生物进行DNA手术,有可能导致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虽然实验非常成熟,面对自然界的强大压力,不能掌握所有对人类可能造成影响的资料。

(3),农作物广泛减产:基因技术通过不断出售而获取利润,这就意味着,农场主种植基因化时,所有种植的植物基因相同。当真菌、、虫害侵袭这些特别的植物时,会发生严重的产量减产。

(4),严重影响整个食物供给:昆虫、鸟类、野生物会携带基因化的到附近的田野,当转基因植物产生花粉时,它们会交叉授花基因化的作物和野生物,所有的作物、有机物或无机物通过交叉授花易受污染。

2,卫生危害

(1),未进行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试验: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这类食品是安全的。

(2),产生毒素:基因化食品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Losey,J.E.等(1999)报道,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累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就少,长得慢,4天的幼虫的死亡率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无一死亡。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

(3),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据报告,对巴西坚果产生过敏的主体也会对用该坚果基因工程化而得到的大豆产生过敏。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时有过敏的可能。植物凝血素(Lectin)对有些害虫来说是有毒的,转基因食品不得含有此类有毒物质。

(4),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基因化的目的是去除或灭活人们认为不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未知的,但它是基本的。比如它有自然的抑制癌症的能力(Pariza,M.W.,1990)。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虚新鲜感迷惑消费者。具有芳香、有光泽的红色蕃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或蔬菜时,仅依靠外观和质地,因此,不能准确判定该产品的真实质量。营养物质在环境中自然循环受到转基因微生物的干扰。

(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基因技术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虽然这种机会可能性很小,但如出现无法治疗的并广泛传播的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时,其后果不堪设想。荷兰科学家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的试验结果称,设计一人造胃,对人消化转基因食物的过程进行模拟,发现DNA滞留在肠内,同时一些转基因细菌能够把自己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给人造胃的细菌。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英国新食品和工艺顾问委员会就禁止一种用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作标识的转基因改良玉米趋势饲喂牛,因其中含有的DNA仍保持原样,并有可能加速对抗菌素的抗药性。

(6),产生的问题不能进行追踪:若不进行标识,我们的公共卫生当局就无力因出现问题发现其来源,潜在性的危害值得怀疑。

(7),副作用能人体: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

3,直接危害

Lancet杂志1999年10月16日报告,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Pusztai,A.(1998)首次用转雪花莲凝结素(GNA)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0天后,发现饲喂组大鼠结肠、空肠和部分小肠粘膜变厚,而未饲喂转基因马铃薯组未发现病变。他认为,也许是导入的基因激活或阻止植物中的其它基因的结果。另外观察到,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脑部萎缩,免疫系统变弱。虽然英国医学会对此专门组织科学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该实验从设计、执行到分析等多方面存在缺陷,不应过早得出结论,虽然两组存在差异,但因受实验技术的限制和不正确的利用统计学,这些差异说明不了问题。但仍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重组奶牛生产激素(rbGH)在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增加,奶牛的繁殖率低。由于药物的作用,使奶牛的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牛奶的营养价值也降低了。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它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

转基因治疗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尚无法检测证实。

4,环保的影响

(1),除草剂使用的增加:科学家估计,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应药量高于正常的3倍。农民知道其作物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大量使用除草剂。

(2),杀虫剂使用的增加:GE农作物常使用自己特有的杀虫剂,EPA将其分类为杀虫剂,这就意味着比以前有更多的杀虫剂进入我们的食品和田野。有报导,将优良的特定的基因(如抗杀虫剂)植入作物,可能会使周围野生植物一并获得改良,呈现出抗杀虫剂的特征。

(3),生态被破坏:GEO通过食物链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新的微生物与有亲缘关系的生物进行有效的竟争,引起环境发生不可见的破坏。作为人工制造成的转基因作物,可能成为自然界不存在的外来品种,若干年后,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及环境造成破坏。

(4),基因污染难以消除: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它不象化学或核污染,副面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5),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流可使野生近缘种变为杂草,成为“超级杂草”。有资料证明,把转基因油菜释放后,当大田的油菜附近有近缘杂草时,在萌发的后代中有93%被证实是种间杂草。

(6),对非目标生物有伤害,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Hilbeck(1998)用转基因Bt玉米喂饲欧洲玉米钻心虫(ECB),并以它作为草蛉的饲料,GN喂饲一般玉米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转基因Bt玉米组死亡率60%以上,而对照组40%以下,认为与Bt有关的因子有关,存活的草蛉中喂Bt玉米组成熟的时间平均比对照组晚3天。Birch,A.等(1996/7)的实验结果表明,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喂蚜虫,雌虫的产卵量减少1/3,用喂转基因马铃薯长大的雄蚜虫与对照组蚜虫交配,所得的未受精卵数量多4倍,已受精卵在未孵化前比对照组死亡率高近3倍,以转基因马铃薯蚜虫为食物的雌飘虫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少一半,如果大规模的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减少有益昆虫的种群。

实际上,我们对DNA的了解是有限的,%的人类基因称为“废品”,因为不知道它的许多功能。单一细胞的新陈代谢是相当复杂的,它们的整个过程就更难了解。

二、转基因化生物的检测进展

尽管公众对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但要分离基因作物和非基因作物的代价相当高。食物从农场到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众多的参与者,要分离基因作物和非基因作物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检测取得了进展。对转基因成份检测,必须快速、准确、灵敏、可靠,同时含有转基因成份的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尤其是含有转基因成份的食品,成份复杂,待检测成份(核酸或蛋白质)往往已被降解或破坏,或仅含少量比例的转基因成份,检测难度很大。

通过对转基因成份所独有的DNA序列来提示基因表达谱。一是人工检测,在传统的生物实验室中用人工测定,但是速度较慢,测定十几个DNA片断的序列(约合4000个碱基对)至少需要一个工作日。二是仪器检测,PE3700-DNA序列分析仪及同类仪器,一个工作日可测定近2000个DNA序列(约合70万个碱基对)。英国RHM技术公司于1999年3月宣布发明一种新方法,它能精确测试出深加工的食品中是否含有微量转基因大豆或玉米的成份以及配料中转基因成份的具体比例。据研究人员介绍,它们曾对一块面包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0.67%的豆粉成份,用新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精确分析后,他们成功地发现这些微量豆粉中2%为转基因成份。三是生物芯片,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1999)研制成功生物芯片的初级形式“cDNA阵列”,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有一种不成熟的生物芯片在15分种完成了1.6万个碱基对的测定,96个这样的生物芯片平行工作,就相当于每天1.47亿个碱基对的分析能力。美国加州某公司于1996年成功制作出首次用DNA芯片,并制出“基因芯片”系统。此外,俄罗斯的某分子生物研究所,美国的其它公司也投入类似的研究,并致力拓展应用范围。

据中国国门时报报道,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用新的检测方法,对部份进口农产品进行检测,从中检出转基因成份。国家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实验所(2000)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原理,摸索出“亲合吸附-PCRHyb-ELISA”检测方法,此方法与国际已知的同类方法PCR法相比,解决了转基因检测中样品核酸制备的难题,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和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提高了样品检测自动化程度,适合口岸大样品量的检测。本检测方法能特异的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系列,这两种核酸系列存在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转基因成分中。

江苏检验检疫局农畜食品实验室科学地确定了以CTAB法提取DNA,从而掌握了PCR扩增技术确定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的检测方法,其被检测试样中转基因成份达到2%就能准确检出。

上海检验检疫局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2000)应用转基因大米为检测对象,用PCR技术,以CTAB法微量快速抽提法提取总DNA,对广泛应用的鉴定目的基因表达的报告基因GUS检测,能检测大米混样中含量在1%以上的转基因大米。

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将广泛用于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检测(Kary,B.等,1994;Boyce,O.等,1998;Nobuaki,S.等,1998;Hoef van A.M.A.等,1998;Hupfer,C.等,1998)。它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比以蛋白质为基础的免疫检测法敏感100倍。但该技术的检测结果也有可能是不相同的。其可信性和敏感性受DNA的抽提和纯化,DNA的PCR分析技术,PCR反应产物的电泳分析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DNA的纯化和抽提是关键。如果DNA降解和受污染,检测结果就达不到预期的检测结果。若同时存在DNA降解和污染物,就有可能出现阴性结果,即检测物本身含有转基因物质,而未检出。而当污染物存在时,就可能出现阳性结果,即本身未有转基因物质,而测出有转基因成份。所有这些结果均可能导致食品销售或购买者的经济灾难。

Robert,M.(1999)报告,值得注意的是转基因生物转变为食品需重重加工,可有效地除去DNA成份,人们最终食用的部份大多根本不含新增基因。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失去了所有曾加入的基因的记忆。如基因改良大豆含有除草剂基因,炼出的豆油经检测却不含任何经基因改良的DNA残余,而未精炼的豆油里还可发现蛋白质的痕迹,精炼的过程完全可以把它去除。从而增加了食品中检测转基因成份的难度。食品转基因成份的检测关键问题是,食品中含有盐、油、糖和其他蛋白质,加工后的食品在DNA的抽提过程中,要保证其DNA的纯度,不受污染和降解。

欧盟JRC提出的1998环状试验法几乎44%的实验室不能完全对GMO的DNA的分析。

John,B.Fagan(2000)介绍了一种新方法,基因ID法可避免上述结果的出现,用异硫氰酸胍盐抽提法可避免DNA的降解和污染,此法费时又非常昂贵。而其它水溶性法则无法避免。基因ID法有以下优点:1,能对进入市场的GMO进行检测;2,具有检测系统,只有3个GMO特异引物均为阳性时,才能判为转基因成份的存在;3,样本用量大,比常规方法大10倍,许多实验室仅用能满足统计学分析的样本量;4,快速准确定量,3天或3天以内可得出定性或定量的结果;5,广泛用于食品的检测,不仅能对原材料,还能对加工后的不同食品进行检测;6,快速,36-24小时或3个工作日内可得出结果。因其相当精确和可信,认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此法已用于豆类和玉米及其衍生物,如整形玉米、豆餐、玉米胚、豆花(去脂和未去脂)、玉米粉、非烤豆粉、油煎玉米副产品餐、加工及完全脂性未烤豆粉饼、去脂烤豆粉、玉米面筋丸(正在改进电泳技术)、浓缩大豆蛋白、玉米糊产品、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外壳、豆乳(冻干和液状)、豆乳酪(冻干和液状)、大豆卵磷脂、豆油、豆子叶、豆类婴儿食品、豆芽、豆腐、豆类香肠等基因成份的检测。

所有的检测方法均以样品中含GMO少于XX%报告之。不能对整批货物或生产线上的GMO准确定量。

美国ADM公司集团称,该公司建立了一套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可以保证向国外供应农产品时,不含基因作物。

三、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一个很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应谨慎对待,不要急于下结论。

1,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传统育种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只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的有性杂交,从来没有人提出生物安全性评价问题。而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按照人的意图和目的而设计生物的性状,显然不同于传统的育种方法。基因工程所用的基因来源于任何生物,生物种类之间的界限完全被打乱。对出现的新组合和性状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还缺乏认识,有些甚至一无所知,因此对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完全必要的。

2,食品安全性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安全性是一个相对的和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可能会发生改变;(2),任何时候食品供应都不可能是100%的安全。如黄曲霉毒素、贝类毒素等污染食物至今仍有发生;(3),100%缺乏有害影响的证据是从来都不可能达到的。没有任何人发现已转基因植物中的卵磷脂、大豆油或大豆淀粉食用后对健康有任何潜在的危险。在缺乏任何设的情况下要设计一种灵敏的试验是不可能的。食品的安全性试验最主要的问题是提出相关科学问题并加以回答,如安全性分析包括所有可能的变数,则会太复杂,难以处置。相反,若仅观察少数变数,则某些重要因素可能会被忽略。

3,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1993)提出了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则--实质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即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及食品成份是否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WHO,1995;FAO/WHO1996)。评价的内容包括天然有毒物质、营养成份和抗营养因子、过敏原、工艺性状等。WHO(1995)将此分为3类,1是与市售传统商品有“实质等同性”;2是除某些特定的差异外,与市售传统商品有“实质等同性”;3是与传统食品没有“实质等同性”。考虑到转基因生物的多样性,应取个案分析原则,即不能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和不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有无毒性,有无过敏性,以及抗生素抗性等标记基因的安全性。然而,FDA的科学家们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带来新的毒素和过敏原,利用简单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并不能发现这些新出现的问题。WHO的专家们还建议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要考虑消费者的类型、暴露水平、食品加工过程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和潜在的食物营养和成份的改变。

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对未知过敏原来源的蛋白质的过敏性评价的困难。建议对常见的致敏食品不要进行基因转移。

4,转基因的安全检测:检测急性中毒,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可用短期的动物饲喂实验。而检测其它有害物质,就必须在人的志愿参加者中进行。如其物质不是致死性的,它仅能引起头痛,动物试验是不可能得出结果的,兔是不能告诉研究者患头痛。变态反应在动物体中也不能得到结果。WHO建议加强检测方法学和动物试验方法的研究。

四、展望

目前,以美国、日本、欧盟等国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生物公司等对转基因生物和食品的安全性争论不休,各执已见。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严格的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争论已从技术问题上升为贸易和政治问题。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转基因生物的优点,又要高度重视其潜在的安全性问题。迄今为止,国际国内都尚未肯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在遗传及技术上的不稳定性带来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对生态的影响、防止转基因植物与野生种、杂草间通花粉传播产生基因转移还需更周密有效地控制。大部分已商业化的作物缺乏遗传稳定性资料。要大力开展转基因生物和食品的毒性、过敏性分析,加快转基因生物和食品的鉴别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制度,制定科学的管理法规,进行有效地监管,广泛开展转基因生物的科学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笔者相信,在合法研究的前提下,剔出少数不安全的因素后,抗逆、抗病虫害、杂草、抗枯萎、品质好、产量高、耐干旱、抗冻、增加附加值、再生能源等优点的生物将被广泛应用,以解决人类食品短缺问题。转基因食品不但被人们坦然接受,而且还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实惠。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名为“嵌合体移植术”的新技术,既可以实施基因改性,又不需要植入外来基因,只要取一段DNA基因片段,将其与RNA结合在一起,就如同给细胞一种化学指令,使其按照要求的方式改变基因。最近发展的技术,已可以允许其他标识基因,而不必用抗抗生素基因。这些方法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解脱人们对转基因食品造成难以消除的“基因污染”的疑虑。

种了核桃树有松鼠怎么办

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是能量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单向流动,物质在食物链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地反复循环。

海洋生物群落各个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十分复杂,可连结成链状或网状(食物链或食物网)。过去人们只注意海洋的牧食食物链,但20世纪60年代后发现,在河口、内湾、红树林和浅海水域,碎屑食物链也很重要。碎屑主要包括海洋植物的碎屑、动物没有消化的残渣和陆地注入的碎屑等。已知有不少海洋动物以碎屑为食物,在河口及浅海水域,估计总的初级生产量大约有50%是通过碎屑食物链的。

浩瀚海洋有复杂的生态系统

食物链的长短不一,长的可有5~6个环节,杂食性动物还可同时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海洋的牧食食物链

海洋动物对食物的选择不如陆地动物严格,能摄食多种食物。在海洋中尚未发现在陆地上见到的那种单食性种类。例如,中国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二长棘鲷是底栖鱼,其食料生物种类广泛,包括长尾类(细鳌虾、褐虾)、底栖端足类(钩虾亚目)、瓣鳃类(短齿蛤、鸟蛤、帘蛤)、介形类(尖尾海萤)和多毛类(沙蚕、似蛀虫),还摄食樱虾类(日本毛虾)、糠虾类、辐蛇尾、海胆类、星虫类、腹足类、掘足类、短尾类、海葵类和鱼类。海洋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相当复杂。大多数动物的幼体和成体的食性往往不同,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鲱鱼的幼体为箭虫所摄食,而箭虫却是成体鲱鱼的一种重要饵料。

植食动物多是滤食性种类,以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为食。植食动物主要包括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被囊动物、毛颚动物和水母等浮游动物,还有贻贝、牡蛎和扇贝等底栖动物以及植食性鱼类等。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杂居在同一水层,在水中能作垂直移动,其种群组成和数量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海洋动物的生产力,指一定时间内一群动物所增加的身体物质总重量。但对浮游动物生产力的测定有相当困难,常只能间接估算。

海洋鱼群

南极磷虾有很高的群聚性和生产量。曾观察到有一群磷虾连绵几平方公里,在水中厚达1800米,总计约有1000万吨。据估计,南极海洋的磷虾现存量约达20亿吨。

次级生产力与个体大小、发育阶段、饵料质量和数量、摄食率、同化效率以及温度等有直接关系。有的动物滤食率很高,比如一个海鳟类个体,每分钟可滤食100毫升,它对饵料没有选择性。海洋植食性动物的同化效率比陆地动物高,可达80%~90%。

除摄食外,有些无脊椎动物以及海洋动物幼虫,还能直接从水环境中吸收溶解的有机物质(氨基酸、脂肪酸、多醣及其水解产物)。无脊椎动物幼虫从溶解有机物质直接吸收的碳可能占其代谢需要量的21%~57%。曾有报道,海岛哲水蚤对无机和有机颗粒有识别能力,能从混合物中选择摄食有机物。

哪种鸟不是益鸟?

种了核桃树有松鼠怎么办

鼠本来就是吃核桃的,万物都有自然生长规律,这是食物链!该不会想杀掉可爱的小松鼠吧?

方法:1.如果是自己家种植的,可以弄护栏之类的把松子圈到外面啊!

2.你可以给核桃树周围弄点石灰,这样松鼠就不会来了,切忌不能洒到叶子上,树周围就好。

望纳。

松鼠破坏核桃树

动物偷吃核桃,只能是驱赶,还不能逮杀,人工驱赶或者用大喇叭制造噪音驱赶吧,没有别的好办法~~

怎么种核桃树

一、建园与栽植

1.园地选择

核桃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只要年平均气温9~16℃以上,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均可种植。核桃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但因其为深根性果树,且抗性较弱,应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壤土较为适宜。核桃为喜光果树,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建园时应选择南向坡为佳。

2.栽植

为了提早结果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推行矮化密植栽培,并选用嫁拉苗,方可提早丰产。嫁接苗定植后2~3年即可挂果,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而实生苗需8~10年方能挂果,15年才能进入丰产期。目前,密植园以3×2(亩栽111株)为宜。核桃为雌雄同株异花果树,且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花一般不同时盛开,故要求不同植株间进行授粉,因而,只有成片栽植的核桃园才能获得丰产。核桃以秋季(9~11月)或萌芽前定植最为适宜,在栽植前可先挖大穴(长、宽、深各80厘米)分层压入有机肥、磷肥、泥土,然后定植于穴上,浇足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成活。栽后要及时定干,防干旱死苗等。

二、土壤管理

1.耕作

核桃园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是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的有效措施,深耕时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春季于萌芽前进行,夏秋两季在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和将杂草埋入土内。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耕,深度以60~80厘米为宜,但须防止损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粗根。

核桃幼树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成年果园每年4~9月用除草剂除草2~3次,于秋冬中耕一次。

2.施肥

氮和钾是核桃的主要组成元素,而氮多于钾,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缺磷的土壤中也必须补充磷和钙,同时还要增施有机肥。幼树施肥应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每月1次,到9月底施一次基肥,第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

成年树(指嫁接苗定植第4~5年后)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即可。基肥于秋季果后结合土壤深耕压绿时施用(9~10月),亩施有机肥(畜禽粪水)50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尿素15千克。追肥共施2次,第一次追肥于发芽前施用,亩施猪粪水1500千克,尿素20千克。第二次追肥于硬核期(6~7月)施用,以利于增加果重和促进花芽分化,可亩施猪粪水2500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

3.灌水

核桃喜溼润,耐涝,抗旱力弱,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则坐果率低,果皮厚,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因此,在开花、果实迅速增大、施肥后以及冬旱等各个时期,都应适时灌水。

三、整形修剪

1.修剪时期

休眠期间,核桃有伤流现象,故不宜进行修剪;其修剪时期以秋季最适宜,有利于伤口在当年内早愈合。幼树无果,可提前从8月下旬开始,成年树在果后的10月前后,叶片尚未变黄之前进行为宜。

2.幼树整形

核桃树干性强,芽的顶端优势特别明显,顶芽发育比侧芽充实肥大,树冠层性明显,结合此特性,以用主干疏层形为宜,且整形极易。其整形方法为:干高50~80厘米(若当年幼苗不够高度,可待苗木生长一年后再整形),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若顶芽损坏,可先一壮芽代替),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将其作为中心干,顶芽下部的5~6个芽将萌发侧枝(其余芽不能萌发),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3~4个侧枝为第一层主枝,将其余新梢全部抹去。第二年按同样的方法培育第二层主枝,第二层保留2~3个主枝(与第一层相距60~80厘米),第三年选第三层主枝,保留1~2个主枝,与第二层相距50~70厘米。1~4年主枝不用修剪,可自然分生侧枝,扩大树冠。一般3~4年成形,成形时树高3~5米左右。

3.结果树修剪

核桃进入结果盛期,树冠仍在继续扩大,结果部位不断增加,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保证核桃达到高产稳产是这一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修剪上应经常注意利用好辅养枝和徒长枝,培养良好的枝组,及时处理背后枝与下垂枝。

从结果初期开始,就应有地培养强健的结果枝组,不断增加结果部位,扩大结果面积。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进入盛果期后,更应加强枝组的培养和复壮。培养枝组可用“先放后缩”和“去背后枝,留斜生枝与背上枝”的修剪方法。徒长枝在结果初期一般不留,以免扰乱树形,在盛果期可转变为枝组利用,背上枝要及时控制,以免影响骨干枝和结果母枝。下垂枝多不充实,结果能力差,徒耗养分,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四、人工授粉与疏除雄花序

核桃人工授粉对坐果率可提高10~30%。在雌花柱头开裂呈“倒八”字形,柱头分泌大量粘液时,于上午9~10时,开展授粉,效果理想。

在雄花和雌花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树体内贮藏的营养和水分,尤其是在雄花序快速生长和雌花大量开放时,树体内的水分多少往往成为雌花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疏除过多的雄花可减少树体内养分和水分的消耗,使更多的营养和水分供给雌花发育和开花坐果,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并有利于新梢生长和增强树势。疏除雄花的时期以早为宜,越早增产越明显。以雄花芽休眠期到膨大期疏雄花效果最好,待雄花序明显伸长以后再行“疏雄”效果较差。关于“疏雄”数量,应根据雄花芽数量多少和混合芽与雌花芽的比例决定。如不开展人工授粉的,雄花就不宜疏除过多。对于混合芽较多,雄花芽较少或很少的植株,则应少疏或不疏雄花。疏雄花的方法可结合修剪,用带钩木杆,将枝条拉下用手掰除。

五、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1.1核桃病 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层,后期在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

防治方法 ⑴连续清除病叶,病枝并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⑵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

1.2核桃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盛期。

防治方法 ⑴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抻。⑵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500~800倍液。

1.3核桃黑斑病 该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定果实,4~8月好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小浸状晕圈。

防治方法 ⑴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种,⑵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病力,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⑶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5~6月喷洒1:2:200售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500~800倍液,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2.主要虫害

2.1核桃举胶蛾 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受害果变黑皱缩,引起早期落果。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7月化蛹,产卵于两果相接处或萼洼梗洼叶柄上,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1~3时后蛀入果实危害,8月为脱果盛期。

防治方法 宜用树上防治与树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⑴冬春细致耕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8月上旬摘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⑵成虫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200~300倍液树下土壤喷洒,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⑶成虫产卵期每10~15天向树上喷洒一次速灭杀丁2000倍液。

2.2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 是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枝干的皮层内缧旋状取食,被害处枝肿大,表皮变为黑褐色,直接破坏输导组织,导致大枝脱水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⑴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的抗虫力,后至落叶前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掉。⑵成虫发生期喷洒25%西维因可溼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

2.3刺蛾(俗称洋辣子、刺八角) 常见的有黄刺蛾、福刺蛾、绿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龄幼虫取食叶面下表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我国南方每年发生1~2代,6月初出现成虫于叶背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虫开始危害叶片。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⑴秋季结合修剪铲出虫茧并深埋,成虫出现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摘除群集危害的虫叶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⑵幼虫危害严重时,在幼虫发生期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

怎么养育核桃树苗,我想种植核桃树

这是一个大问题,几句话说不清,请到百度搜索:核桃树嫁接育苗技术。

核桃树缺铁怎么办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用硫酸亚铁8-10斤,叶面喷施黄腐酸铁等含铁的叶面肥。地势低洼的地块要经常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

核桃树生虫怎么办?

核桃树生虫解决办法:

主要有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虫、木橑尺蠖、云斑天牛等。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华北产区发生严重,每年发生1-2代。幼虫蛀食青皮,引起总苞变黑腐烂,幼果脱落,核仁干缩,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

结合深刨树盘,地面喷洒50%辛硫磷300倍液毒杀;在成虫产卵和蛀果前喷5O%杀螟松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受害较轻时在幼虫脱果前摘除虫果深埋。

一、取紫皮大蒜0.5千克,加水少许浸泡片刻,捣碎取汁液,加水稀释10倍,立即喷洒消灭蚜虫:取桔皮3个,用温水浸泡在茶杯里,加盖闷上一昼夜,每天用汁液喷洒,或者用香菸头泡水,对有虫的地方进行喷涂。这两种方法针对私人种的花花草草蚜虫的消灭

二、把桃叶加水浸泡一昼夜,加少量生石灰过滤后喷洒;三是把菸草磨成细粉,加少量生石灰撒施,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

三、 药剂防治。尽量少用广谱触杀剂,选用对天敌杀伤较小的、内吸和传导作用大的药物。发生严重地区,木本花卉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卵和初孵若虫。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10%吡虫啉可溼性粉剂2000倍液、3%啶虫咪乳油2000~2500倍液、40%硫酸烟精800~1200倍液、鱼藤精1000~2000倍液、50%辟蚜雾乳油30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4000倍液;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100倍液进行涂茎,

四、用鲜辣椒或乾红辣椒50克,加水30-50克,煮半小时左右,用其滤液洒受害植物有特效。

五、用洗衣粉3-4克,加水loo克,搅拌成溶液后,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达loo%。

六、用“风油精”加水600—800倍溶液,用喷雾器喷洒,使虫体上沽上药水。杀灭蚜虫及介壳虫等害虫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对植株不产生药害。

七、将洗衣粉、尿素、水按1∶4∶l00的比例,搅拌成混合液后,用以喷洒植株,可 以收到灭虫、施肥一举两得之效。

核桃树旺长怎么办?

发芽前拉开枝条的角度至80度左右;适当控制浇水;7月上中旬喷洒200倍液的多效唑,控旺促花。

种了核桃树的地能种苹果树吗

三年内最好播种其他农作物,使核桃根系全部腐烂分解。否则核桃根系所含有的核桃羒类化学物质,会抑制苹果的生长。

如果急着栽苹果,最好把核桃根挖净,然后多施有机肥,也没问题的。

核桃树生了蚜虫怎么办!

这很简单1.如果树小,数量少的话,找只毛笔沾著洗衣粉水<淡>或花露水把蚜虫扫掉后,最后用清水喷一下就可.

2.把抽过的香菸巴泡在水里几个小时后,喷在树上即可,根据泡的浓度,你自己考虑要不要稀释,

3.用杀虫剂<多对点水,蚜虫小,很容易杀死,别浓度高造成伤害>

4.最绝的,属于独创的<如长在盆里的花,找一个塑料袋罩上,再把杀虫剂盖子开启放在塑料袋里,如温度高,有太阳就少罩一会,不用打药,别说蚜虫,其它虫也的杀死,>我的回答希望你能满意。

老师要求我们从一些小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一种东西,谁能帮帮我.(自己发明)

哪种鸟不是益鸟?世界上鸟类繁多,在我国共有1166种左右,约占世界鸟种的八分之一。鸟类分为,游禽类,涉禽类,鸠鸽类,鹑鸡类,猛禽类,攀禽类,呜禽类,等等。

鸟类和任何动物一样,都属于食物链中的一种。可鸟类和其它动物还有所区别。

从小型鸟看,尖嘴的鸟类,食物以昆中为主,基本上对人类伤害没有,都属于益鸟。

可是短粗嘴的鸟食物以谷物为主,很少吃昆虫,向这些鸟类,如果少时不会给人类带来伤害时还可以,不能说明就是害鸟。如果吃谷物的鸟泛滥成灾伤害到人类生存的时候。和其动物一样可以适当的捕杀一部分。世界上就有很多实例,有的国家因为引进鹦鹉,大家养后繁殖太多放生,后来在 社会 上泛滥成灾。我们国家因为麻雀泛滥成灾,影响了人类粮食收成,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伤害也同样捕杀过。

可以说什么鸟是益鸟,完全以昆虫为食物的鸟可以称为益鸟。以粮食为食物的鸟,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而定。这些鸟和动物一样。物以稀为贵,多了泛滥必须杀掉一部分。

现在奥大利亚每年都有的杀掉一部分野生动物。我国也一样,有报导,我国现在四川松鼠成灾,每杀掉一只松鼠还有一定的奖金呢?

所以说任何动物在谋个阶段如果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害,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就需要杀掉一部分,鸟也不例外,有害,有益因情况而定。

晨光照亮小窗台,一群鸟儿飞过来,稻米好吃每天来,老汉心里乐开怀。

鸟类是不是益鸟,可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在稻米生产地区,麻雀啄食快要成熟的粮食,影响收成,那就是害鸟,如果在水果产区,麻雀啄食害虫为主,那就不是害鸟。机场附近,飞鸟在发电光板上拉屎,还影响飞行,所以要驱离,因为影响航空安全,别的地方就无所谓。

那种鸟也不是为人类活着的,更没有学习为人民服务,鸟类比人类来到这个星球早一亿多年,是人类反客为主抢夺它们的生活空间,这个话题就是喧宾夺主。

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都是人为给归类的,所谓的好坏是现在人类立场上评判的,都是地球上生灵罢了,如果小鸟也来组织一个类似的题目,最坏的肯定是人类。(存在即为合理)

到了物种都快被人类灭绝的今天,还问哪种鸟是不是益鸟或者害鸟真的是太不懂事了。自然界的任何动物植物原本都是自然的选择,在庞大的生物圈里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所谓有益有害完全是从人类 社会 的自私角度定义的,这种态度早就应该摒弃了。如当年不是那么号召打老虎,今天的华南虎能灭绝吗?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老虎有害就已经是很落后的思维了,到了今天还要再说这样的话,就实属极端愚昧。再说一遍,自然界存在的任何动植物都是合理的,就算一只蚂蚁,一天虫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立的存在,而不因它的作用有益于否评判。对它的天敌来说,它是害,而对它的高一级食物链上的物种来说,它是益,保持生态平衡,对我们人类来说,就可解读为益

比如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由于粮食等作物的生产匮乏,人民的正常生活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再加上麻雀等鸟禽类对农作物的破坏,和受限于当时人民对科学认知的低下。人们于是就把麻雀划分为敌人行列,其中最常见的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

20世纪50到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结果导致了农作物虫害巨增,粮食大量减产。现在才认知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当大自然有昆虫的时候,麻雀才会繁殖,而因为大量的捕杀了麻雀,造成了食物链被破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肯定的说,它在大自然中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

现在包括麻雀在内的几乎所有野生鸟类都受法律保护,捕捉超过20只即违法。所以当我们如果遇到了鸟类危害农作物的情况时,可以选择驱散,避免使用捕鸟笼。

这个问题不应该有太绝对的回答,好坏是相对的,需要辩证的去看待。

大自然是一个完美的生态循环系统,系统中的每个部分以及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这时便分出了相对的好坏。

鸟类的好坏便是如此,鸟儿吃作物里面的虫子,我们称他们为益鸟。当他们在吃虫子时破坏了庄稼甚至以作物果实为食物时我们便称他们为害鸟。鸟儿基本是以虫子,谷物,植物等为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定哪种鸟儿是害鸟或者益鸟,要辩证的看待,和谐相处,这样才能长久。

鸟没有益鸟和害鸟之分!每一种鸟都本能的维持着大自然的平衡!非要区分的话,只能说是人类的主观意识太强了!

为什么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蝙蝠-雷达

小鸟-飞机

青蛙-电子蛙眼

鲨鱼-潜水艇

变色龙-便衣

鲸鱼-提高轮船速度

蜻蜓-让飞机的机翼不会破碎

长颈鹿-抗荷服

海母-暴雨检查器

萤火虫-人工冷光

龙虾-气味探测仪

1。由令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导弹,防止以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有名的例子很多,如模仿海豚皮而构造的“海豚皮游泳衣”、科学家研究鲸鱼的皮肤时,发现其上有沟漕的结构,于是有个科学家就依照鲸鱼皮构造,造成一个薄膜蒙在飞机的表面,据实验可节约能源3%,若全国的飞机都蒙上这样的表面,每年可节约几十亿。又如有科学家研究蜘蛛,发现蜘蛛的腿上没有肌肉,有脚的动物会走,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缩,现在蜘蛛没有肌肉为什么会走路?经研究蜘蛛不是靠肌肉的收缩进行走路的,而是靠其中的“液压”的结构进行走路,据此人们发明了液压步行机……总之,从自然界得到启迪, 模仿其结构进行发明创造.这就是仿生学. 这是我们向自然界学习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自然的规律中得到启迪,利用其原理进行设计(包括设计算法),这就是智能计算的思想

鸟类对仿生学的贡献

从始祖鸟的出现到现在,在这亿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鸟类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导航、识别、计算、能量转换等系统,其灵敏性、高效性、准确性、抗干旱性都另人惊叹不已。人们研究这些结构和功能原理并加以模拟,用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新的机械、仪器、工艺,这就是仿生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鸟类有高超的飞行本领,当然现代的飞机在很多性能上都远远超过鸟类,可是在节约能源上,在灵巧性上就相形见绌了。如一只鸟连续在海洋上空飞行4000多公里,体重减轻0.06公斤;小巧的蜂鸟不仅能垂直起落,而且在吮吸花蜜时能取直立姿势,悬在空中进退自如,灵活异常。对这些特殊功能的研究利用,将会使飞机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改进。

如野鸭能悠然自得地飞行在9500米的半高空,而人在登上4500米时呼吸已经感到很困难了。研究鸟为什么会在空气稀薄的条件下脑血管依然畅通,可对人类在供氧不足的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

鸽子在仿生学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它的腿上有一个小巧而灵敏的感受地震的特殊结构,人们根据它的原理仿制出一种新的地震仪,使地震预报更加准确。它的眼睛有着特殊的识别本领,这是由于它的视网膜上有6种功能专一的神经节细胞:叶亮度检测器、普通边检测器、凸边检测器、方向检测器、垂直边检测器、水平检测器,人们模仿它视网膜上的细胞结构制成的鸽眼电子模型,虽结构还不及它的复杂和完善,但安装在警戒雷达上、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处理有关数据方面已有广阔的前景。

地球上海水占总水量的%。而海水的人工淡化器目前设备庞大、结构复杂、耗能量高。但海鸥、信天翁这些海鸟却可以通过眼睛附近一条盐腺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一旦完成这个功能的模拟,人类利用海洋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此外,人们根据鹰眼的结构正在研制鹰眼系统导弹,这种导弹在飞临打击目标上空时就能自动寻找、识别目标而跟踪攻击。

蝴蝶与仿生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惹,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 甲虫与仿生

屁步甲炮虫自卫时,可喷射出具有恶臭的高温液体“炮弹”,以迷惑、刺激和惊吓敌害。科学家将其解剖后发现甲虫体内有3个小室,分别储有二元酚溶液、双氧水和生物酶。二元酚和双氧水流到第三小室与生物酶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瞬间就成为100℃的毒液,并迅速射出。这种原理目前已应用于军事技术中。二战期间,德国纳粹为了战争的需要,据此机理制造出了一种功率极大且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发动机,安装在飞航式导弹上,使之飞行速度加快,安全稳定,命中率提高,英国伦敦在受其轰炸时损失惨重。美国军事专家受甲虫喷射原理的启发研制出了先进的二元化武器。这种武器将两种或多种能产生毒剂的化学物质分装在两个隔开的容器中,炮弹发射后隔膜破裂,两种毒剂中间体在弹体飞行的8~10秒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在到达目标的瞬间生成致命的毒剂以杀伤敌人。它们易于生产、储存、运输,安全且不易失效。萤火虫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光能,且转化效率达100%,而普通电灯的发光效率只有6%。人们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的冷光源可将发光效率提高十几倍,大大节约了能量。另外,根据甲虫的视动反应机制研制成功的空对地速度计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事业中。

-- 蜻蜓与仿生

蜻蜒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井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km/h。此外,蜻蜒的飞行行为简单,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仿效蜻蜒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 苍蝇与仿生

昆虫学家研究发现,苍蝇的后翅退化成一对平衡棒。当它飞行时,平衡棒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可以调节翅膀的运动方向,是保持苍蝇身体平衡的导航仪。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一代新型导航仪——振动陀螺仪,大大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LlJ,可使飞机自动停止危险的滚翻飞行,在机体强烈倾斜时还能自动恢复平衡,即使是飞机在最复杂的急转弯时也万无一失。 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范围内的物体。在蝇眼的启示下,人们制成了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张高分辨率照片的蝇眼照像机,在军事、医学、航空、航天上被广泛应用。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并能对数十种气味进行快速分析且可立即作出反应。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把各种化学反应转变成电脉冲的方式,制成了十分灵敏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宇宙飞船、潜艇和矿井等场所来检测气体成分,使科研、生产的安全系数更为准确、可靠。

-- 蜂类与仿生

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每个小蜂房的底部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这些结构与近代数学家精确计算出来的——菱形钝角109°28\',锐角70°32\' 完全相同,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人们仿其构造用各种材料制成蜂巢式夹层结构板,强度大、重量轻、不易传导声和热,是建筑及制造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的理想材料。蜜蜂复眼的每个单眼中相邻地排列着对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阳准确定位。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功了偏振光导航仪,早已广泛用于航海事业中。

-- 其它昆虫与仿生

跳蚤的跳跃本领十分高强,航空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英国一飞机制造公司从其垂直起跳的方式受到启发,成功制造出了一种几乎能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现代电视技术根据昆虫单复眼的构造特点,造出了大屏幕彩电,又可将一台台小彩电荧光屏组成一个大画面,且可在同一屏幕上任意位置框出某几个特定的小画面,既可播映相同的画面,又可播映不同的画面。科学家根据昆虫复眼的结构特点研制成功的多孔径光学系统装置,更易于搜索到目标,已在国外一些重要武器系统中应用。根据某些水生昆虫的组成复眼的单眼之间相互抑制的原理,制成的侧抑制电子模型,用于各类摄影系统,拍出的照片可增强图像边缘反差和突出轮廓,还可用来提高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也可用于文字和识别系统的预处理工作。美国利用昆虫复眼加工信息及定向导航原理,研制了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的仿昆虫复眼寻的末制导导引头的工程模型。日本利用昆虫形态及特性开发研制了六足机器人等工学机器和建筑物的新构造方式。

-- 未来展望

昆虫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迁而逐渐进化,都在不同程度地发展着各自的生存本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昆虫的各种生命活动掌握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意识到昆虫对人类的重要性,再加上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新一代生物电子技术在昆虫学上的应用,模拟昆虫的感应能力而研制的检测物质种类和浓度的生物传感器,参照昆虫神经结构开发的能够模仿大脑活动的计算机等等一系列的生物技术工程,将会由科学家的设想变为现实,并进入各个领域,昆虫将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 昆虫知多少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昆虫是蚊子,它们每年使300万人死于其传染的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疾病。

蚂蚁是力气最大的昆虫,它可支撑其体重300倍的重物。

跳蚤是跳高冠军,它一跳就是其体长的200倍。这相当于人跳400m高。

蝗虫是飞行能力最强的昆虫,它可以连续不停地飞行9个小时。

食量最大的天蛾幼虫,它在出生一个月内可吃掉比其体重重80000倍的东西。

一头桑蚕可纺出长达一公里多长的单条纤维。

移动最快的昆虫是热带蟑螂,每秒钟可移动40~43倍体长的距离,相当于人每秒前进130m。

小蚋是翅振速率最快的昆虫,每秒钟可拍打60000万次。

反差最大的昆虫是产于非洲的一种凤蝶,美不胜收,但其臭无比,而且有剧毒。

天蛾是嗅觉归灵敏的昆虫,其雄蛾可以在十几公里以外嗅到雌蛾散发出的气味。虽然雌蛾释放的信息素只有0.0001mg。

眼睛最多的昆虫是晴蜓,它的一只复眼由28000个单眼组成。

最勤劳的昆虫是蜜蜂,它一生不辞劳苦地到处寻觅花粉、花蜜,直到死亡。

蜂巢中,由40g蜡筑出的蜜室可以承载2kg重蜂蜜。

蜜蜂要集2000朵花的花蜜才能生产出一茶匙的蜂蜜。

萤火虫是光能转换率最好的昆虫,它们可将90%的能量转换成光能。我们平时用的灯泡能量转换率只有5.5%。

最小的昆虫是北美的一种小虫,身长仅0.25mm,可直接穿过一个针眼。

最大的昆虫是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大竹节虫,其翼间宽33cm,另一种印度大蚕蛾,翅展开宽度亦有30cm。

外表形态最原始的昆虫是蟑螂,2.5亿年来它们几乎完全没变。

白蚁含有60%的蛋白质,而牛排只含15%,所以以昆虫作食物的人越来越多,可以预料白蚁将是人类未来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最美丽的昆虫是鞘翅目中的一种花金龟,其鞘翅上有金色、宝蓝、烟黑、柠檬黄、桃红和豆绿等色,还有发亮的紫色触角,而且极协调。据说每只可售到五万美元。

种类最多的昆虫是鞘翅目昆虫,科学家预计地球上可能有三百万种以上,而目前有记录的已近五十万种,几乎占已知动物总类的30%和昆虫种类的一半。

从仿生学角度来看,被人类研究得最多的昆虫是苍蝇,其眼、足、平衡棒、舐吸式口器、免疫能力、飞行技巧等诸多方面的仿生成果以应用到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

炮虫(步甲科屁步甲属)会自行喷出温度约100℃、由过氧化氢和氢醌混合腐蚀性气体来驱赶进犯者。它像枪一样地连续射20次,射程为5cm,为其体长的4倍。这种甲虫不会受热或腐蚀性气体的伤害。

智商最高的昆虫是蜜蜂,一美科学家在按1、2、4、8、16、32……的规律往地上白方块上加糖,在其加完32正准备到64位方块时,那儿已经有许多蜜蜂在等候了,该科学家沮丧地说:“也不知是我在拿它们做试验,还是它们在拿我在做试验!”。这一发现证明了有些动物也有抽象思维能力。

昆虫中最残酷且规模最大的战争发生在蚂蚁中,本人曾亲睹过这样一件事。在一近一平方米的范围内全是我们常见的蚂蚁,它们在激战,死伤无数。据说南美的蚁战规模还有大得多。这种战争场面不太容易看得到。

-- 昆虫与仿生学

被称为“仿生苍蝇”的一种机器人可能会引起战场外科的一场革命。它将是第一种在战场上那能被带领到负伤军人那里和给他们作紧急处理的机器人,在那里,由外科医生操作太危险了。

以前的外科医生机器人局限性很大,因为它们依靠受伤的军人携带。

“仿生苍蝇”找到伤员后,就展开它的马达驱动的手臂,执行外科手术,由可能在数百英里远的医生来引导。这种新的机器人是第一次使用两只手臂来进行遥控外科操作。

这种机器人将于本周稍后在海牙的国际医学仿真和教育会议上展示。

远程外科医生用照相机, 3D图像,立体声和远程工具和力量反馈来控制机器人。当外科医生移动工具,仿生苍蝇的手臂就进行模仿。当机器人碰到软组织,外科医生就通过力量反馈感到有阻力。

它已经被美国军医使用,作为训练帮助,并且在动物身上进行一些复杂的操作。

-- 蜜 蜂

蜂有许多种。有些蜂生活在由12只左右的蜂组成的群体之中,还有些则独居。最具有社会性的是蜜蜂,在一个蜂巢内可以有多达8万只的蜜蜂。

蜂巢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蜂室,许多蜂室连在一起形成蜂房。每个蜂室都呈六角形,这是一种结构坚固的形状。与建造其他形状相比,它既省蜡又省力。

一部分蜂室用来贮藏食物,即蜜蜂从花中集来的那些花粉和花蜜。花蜜会在蜂室中变成蜂蜜。所有的卵都是由蜂后产下的,它在每个蜂室中产下一只卵。接下来,这些卵将由雌性工蜂来照料。

每个蜂室都是由蜜蜂体内分泌出的蜡制成的。蜜蜂会用嘴和前腿把蜡揉软以便加工。

当一只工蜂在花间飞来飞去时,它会把集到的花粉贮藏在后腿的花粉蓝中。

一间蜂房有许多蜂室,其墙的厚度都是相同的。建造蜂房的工蜂会用它们的触角刺墙,看究竟刺进去多少,以此来判断墙的厚度。

-- 发现蚂蚁“吸血鬼” 解开蚂蚁进化之谜

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一种食肉蚁群落。据科学家周二的介绍说,蚂蚁是这个世界上进化得最成功的昆虫物种,而这次发现的食肉蚁对于解开蚂蚁进化之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蚂蚁长相非常可怕,发现它的人给它取名为“Dracula”蚁,它们在饥饿时会吸取它们自己幼虫体内的汁液来补充营养,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蚂蚁与黄蜂之间在数百万年前进行的一种进化行为。

来自美国加州科学院的布来恩-费舍(Brian Fisher)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安塔那那利弗(Antananarivo)郊外55英里处的一个烂树桩内发现了这些食肉蚂蚁。

在人类已经了解的昆虫种类中,蚂蚁虽然很弱小,但它们在地球上分布最广,并且在数量上超过地球上任何种类的生物。研究人员想知道到底是什因素使蚂蚁进化得如此成功。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东南部海域的一个岛国,由于其相对与世隔绝的生态环境,缺少新物种的竞争,部分较老或者可以说是“遗迹“物种在这里能够幸存下来,所以这个岛国已经被人们看成是一块富有生物信息的珍宝之地。

“Dracula”蚁是1993年首次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但这次费舍的发现是首次对这种蚂蚁生活群落的发现。这将允许科学家们了解到更多的蚂蚁进化细节。费舍认为“Dracula”蚁与早期的黄蜂之间有些必然联系。

在这种蚂蚁群落中,蚁后和工蚁在饥饿的时候,会到洞内的幼蚁室,在它们的幼虫身上打出一个洞,吸取它们的体液,获取养料。

费舍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他会给这种蚂蚁起名为“Dracula”的原因,“Dracula”指的一种吸血鬼。他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自相残杀行为。”

他认为,以后对于“Dracula”蚁的研究可以使科学家们掌握更多蚂蚁行为的发展线索。最终使科学家可以重新考虑他们对于蚂蚁进化过程的所有设想。“这些最初的发现告诉我们,目前人们对蚂蚁进化过程的设想是不准确的。这次发现,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物种,而是它对于帮助我们解开生命进化之谜非常重要。”

-- 从蝴蝶翅膀到防伪纸币

在一般人看来,蝴蝶翅膀与防伪纸币或防伪本是南其辕北其辙互不着边的两个事物,根本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只要你耐心读完这不到千字的小文,你就会明白这其中确有某些因缘,而且,你还会看到仿生学这个学科的又一个妙用。请继续往下读!

所谓仿生学,它是研究如何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来制造设备或物件以造福人类的学科。日前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关于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蝴蝶翅膀的颜色的形成问题的报告,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奥妙,也为我们研制更新的、坏人再也无法伪造的防伪纸币打开了一条仿生学的思路。

英国埃克塞特(Exeter)大学薄膜光子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乌维西克(Vuvisic)和另外两名同事,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在几年前开始研究一种名叫大凤蝶的蝴蝶翅膀,这个蝴蝶的翅膀颜色本来是有黄有蓝,但是在人眼里就成为闪闪发光的绿色。他们用显微镜观察大凤蝶翅膀发现,蝴蝶翅膀上竟然布满了下凹的小坑,这些小坑太小,尺寸只有大约万分之四厘米,小坑底是**,而坑的斜坡是兰色的。乌维西克用如下方式来解释为什么在人看来大凤蝶的翅膀是绿色的:当光线照射到坑底时,它被反射而呈**,而照射到小坑一个斜坡的光线也被反射,但此反射光线又入射到另一斜坡再被反射,此时,由于小坑太小,人眼无法将从坑底反射的**光与周围两次反射的兰色光区分开来,从而感觉到的是绿色。另外,他们还发现,这两次反射也改变了光的极化方向,人眼无法区别这一改变,但是蜜蜂等昆虫却能察觉。要解释光的极化方向还真需要点专门知识,浅显但不太精确的解释就是光子在电磁场中振动的方向。

换了我们常人,发现这些奥妙,大概也无非是击掌赞叹造化的神奇,此外就不在做什么了。然而乌维西克等人却想到。他们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仿照大凤蝶翅膀的结构,在纸币或上也不满小坑,这样无论制造者将印制得在外表上多么与真币相似,他们绝没有技术也在上布满分布和大小都与真币一样的小坑,只要用专门的光学设备发出极化光一照,看看反射光的极化方向,就会真立现,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那点血汗钱也就再不会被骗子骗走了。你看,蝴蝶翅膀与防伪纸币有没有关系?

-- 蚕:未来理想的“昆虫工厂”

蚕,原产地在中国,它产下的蚕丝是最好的天然纤维,用其生产出的丝绸为美化人类生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生物技术的高度发展,它有可能在21世纪成为生产高级医药品等有用物质的“昆虫工厂”,为人类再立新功。

日本农林省建在筑波科学城内的蚕丝和昆虫农业技术研究所,正在从事利用蚕建立“昆虫工厂”的研究。这里的科学家以家蚕为对象,已基本上开发出“昆虫工厂”所必需的各种“设备”和工艺,如生产有用物质的转基因蚕、自动化养蚕系统及冻结融解体液取法等。

例如,该所田村俊树领导的遗传工程研究室通过植入DNA(脱氧核糖核酸),把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作为标记植入家蚕染色体中,已成功培育出了发光蚕。该成果意味着,如果把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置换为其它有用物质的基因,那么,蚕将能够成为这种物质的“制造厂”。

作为生产高级医药品等的“昆虫工厂”,转基因蚕的饲养环境必须保持高度清洁。为此,该所开发出了一套全自动饲料制造和供给系统。它由人工饲料制造装置、多级循环型转基因蚕饲养装置和饲料供给装置等构成。全部过程也都由电脑控制,电脑可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等进行自动调节。由于实现了无人化操作,外界的杂物、细菌和等都不会进入室内。这套自动化系统可饲养2万条蚕,“昆虫工厂”的生产规模相当可观。

与大肠杆菌、蚂蚁等相比,家蚕体积相对庞大。但它毕竟是一种昆虫,一只蚕所能生产的有用物质是极少量的。怎样高效地从转基因蚕体内把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也成为 “昆虫工厂”技术开发的课题之一。科学家宫泽光博利用冻结的幼虫(主要是鳞翅目昆虫)溶解后体积收缩的现象,开发成功了“冻结溶解体液取法”。该方法是把处于状态的转基因蚕放在浓度为70%的乙醇里,在零下30摄氏度下加以冻结。在这种状态下把蚕的腹脚切除,然后移至置有防黑色素化剂的缓冲液中进行融解,有用体液就会由于融解过程中产生的收缩而从被切除腹脚的地方直接流出。这一方法优点是不需专用设备,也不要繁杂的程序,而且冷冻能把所产的有用物质长期保存在蚕体内。这位科学家曾用该方法从500条蚕体内抽取了370毫升的体液,效率颇高。他的这个液体集法已申请了国际专利。

该所负责人、农学博士北村实彬告诉记者,“利用昆虫功能”是该所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各科室正在对大约50种昆虫,如蜻蜓、蚂蚁、蝗虫、椿象、蜜蜂、白薯天蛾、独角仙、美洲大蠊和斜纹夜蛾等进行研究,目的是利用它们特有的组织结构与脑神经系统、生殖功能和运动功能等制造新材料(如氨基酸分离膜、人工皮肤、抗血凝材料、骨结合材料、抗菌性蛋白质、抗血栓药物、免疫活性物质等)和发展仿生技术(如制造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微型机械以及害虫、家畜、渔类的行为控制技术等)。使用蚕建立“昆虫工厂”,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北村认为,蚕非常适合用做 “昆虫工厂”。理由是蚕体格较大,并有大量制造蛋白质的器官——绢丝腺。迄今,科学家们已从生理学、生化学和遗传学等各个角度对蚕进行了研究,因此技术开发比较容易。另外,家蚕不会飞,容易进行隔离和管理,安全性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应用转基因技术对蚕进行技术改造和利用的先例,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是开创性的。 鱼鳃=水下呼吸机=水藤(诺莫瑞根 水元素出)

鸟翅膀=滑翔机=降落伞披风(工程学图纸)

猎豹加速能力=涡轮压缩机=地精火箭靴(工程学图纸)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某些物质在体内难分解,一层一层吃上去,毒素累积下来